1. <dfn id="cftyt"></dfn>
    <blockquote id="cftyt"><meter id="cftyt"></meter></blockquote>

    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試點領域信息公開>政策文件

    運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fā)運城市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發(fā)布日期:2021-09-14 11:52    來源: 萬榮縣人民政府     【字體: 】    打印本頁

    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運城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市直各有關單位:

      《運城市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工作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zhí)行。

     

      運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6月2日  

      (此件公開發(fā)布)

      運城市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進一步做好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晉政辦發(fā)〔2020〕38號)精神,全面推進全市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進一步做好全市政務公開工作,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到2022年底,建成相對統(tǒng)一、各具特色、貼合實際的基層政務公開標準體系,覆蓋基層政府行政權力運行全過程和政務服務全流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水平大幅提高,干部隊伍專業(yè)素質全面提升,政務公開工作整體邁上新臺階。

      二、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主要任務

     ?。ㄒ唬┘訌娊M織實施。

      各縣(市、區(qū))要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guī)定,設置工作機構,強化工作職責,配齊專職人員,做好本行政區(qū)域內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工作的統(tǒng)籌、指導、協調和監(jiān)督。市直各有關單位要按照責任分工,積極對接省政府對口部門,出臺所負責的26個試點領域(見附件)標準目錄編制和標準指引落實措施,并設計提供基層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參考樣本或模板,指導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做好政務公開工作。(時限要求:2020年5月底前完成)

      (二)堅持示范引領。

      根據晉政辦發(fā) 〔2020〕38號要求,市政府確定鹽湖區(qū)、永濟市、河津市、市發(fā)展改革委、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市住建局作為我市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工作示范單位。各縣(市、區(qū))視情況選定1-5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或縣直部門作為示范單位,帶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示范建設。(時限要求:2020年5月底前完成)

     ?。ㄈ┚幹茦藴誓夸?。

      縣、鄉(xiāng)兩級政府要對照26個試點領域標準指引,結合本級政府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全面梳理細化有關領域政務公開事項,編制完成本級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經上一級政府審核后,在縣級政府門戶網站集中發(fā)布。(時限要求:2020年11月底前完成)

     ?。ㄋ模┮?guī)范工作機制。

      加強基層政務公開內部流程標準化建設,完善信息發(fā)布、政策解讀、回應關切、依申請公開、監(jiān)督考核等工作機制和流程規(guī)范;推進辦事服務公開標準化,全面準確公開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事機構等信息。(時限要求:2020年11月底前完成)

      (五)統(tǒng)一公開渠道。

      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及部門、鄉(xiāng)(鎮(zhèn)、街道)應將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在縣級政府門戶網站集中發(fā)布,統(tǒng)一規(guī)范設置“政府信息公開”專欄,開設統(tǒng)一的互動交流和在線辦事入口,進一步加強公開平臺規(guī)范化建設??h鄉(xiāng)兩級政府要在政務服務大廳、便民服務中心等公共場所設立政務公開專區(qū),提供信息查詢、信息公開申請、辦事咨詢答復等服務。(時限要求:2020年11月底前完成)

     ?。┩苿踊鶎友由?。

      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要積極推動基層政務公開向農村和社區(qū)延伸,指導村(居)民委員會建立完善公開事項清單,通過村(居)民微信群、公眾號、信息公示欄等渠道,重點公開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村級財務、惠農政策、養(yǎng)老服務、社會救助等方面的內容,方便群眾及時知曉和監(jiān)督。(時限要求:2021年10月底前完成)

     ?。ㄆ撸┩七M公眾參與。

      建立完善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機制,結合職責權限和本地實際,明確公眾參與行政決策的事項范圍、參與方式、參與渠道,并向社會公開;要建立完善利益相關方、群眾代表、專家、媒體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的制度,開展廣播電視問政、在線訪談、政策大講堂等主題活動,切實增進政民交流互動。對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公共政策措施、公共建設項目,要采取座談會、聽證會、實地走訪、民意調查、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等多種方式,充分聽取公眾意見,擴大公眾參與度,提高決策透明度。(時限要求:2021年10月底前完成)

      (八)創(chuàng)新優(yōu)化提升。

      縣、鄉(xiāng)兩級政府要結合自身實踐,圍繞公開什么、由誰公開、在哪公開、如何公開等內容,進一步完善公開機制、規(guī)范公開流程、擴大公開范圍、豐富公開形式、拓寬公開渠道、提高公開質量,對已有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進行查漏補缺、優(yōu)化升級。(時限要求:2022年6月底前完成)

      三、深入推進政務公開主要任務

     ?。ㄒ唬┮?guī)范主動公開流程。

      1.抓好文件公開屬性源頭認定。文件起草單位應明確擬發(fā)文件的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屬性,隨公文一并報批。對擬定為依申請公開或不予公開的政策性文件,要依法依規(guī)說明理由,于報批前送相應政務公開工作機構備案。無明確公開屬性建議或未說明不主動公開依據和理由的,不予發(fā)文。

      要逐步擴大主動公開范圍,防止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屬性的濫用,確需不予公開的,經保密機關視情轉為涉密文件處理。存在既不確定密級也不確定公開屬性現象的,發(fā)現一起通報一起。

      應受理的公開申請涉及未確定公開屬性的歷史文件時,應由起草單位向受理公開申請的政務公開工作機構出具公函,確定公開屬性并說明理由。已經依法移交檔案館的,可以告知申請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及有關規(guī)定辦理。

      各級各單位要建立健全文件屬性動態(tài)調整機制,每年對屬性為依申請公開或不予公開的文件進行復核,對因情勢變化或依申請公開的人數和頻次達到一定范圍的文件,由發(fā)文機關或起草單位提出建議,屬性可以由依申請公開或不予公開轉為主動公開。

      2.明確政府網站法定欄目和內容。政府門戶網站的政府信息公開板塊下,必須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法定主動公開內容、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等欄目。各欄目要保證分類合理、鏈接有效、跳轉迅速、搜索快捷、查找方便,并根據情況定期動態(tài)調整。鼓勵結合工作實踐,創(chuàng)新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分類標準,提升公開質量。未設置法定欄目或鏈接失效的,發(fā)現一例通報一例。

     ?。ǘ┩晟埔郎暾埞_流程。

      各級各單位要加強內部流程機制建設,按照登記、受理、補正、征求意見、提出辦理意見、作出決定、報批、送達等流程順序,規(guī)范依申請公開流程。要做好風險控制,嚴格執(zhí)行《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中關于期限、答復類型、答復方式等各項規(guī)定,做到程序合法、處置合理、答復規(guī)范、措辭得當,最大限度為申請人提供有關政府信息,切實保障申請人權利,維護政府公信力。

     ?。ㄈ┘訌娬咝晕募慕庾x工作。

      1.明確解讀主體。政策性文件起草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文件解讀的第一責任人。按照“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起草單位要做好政策性文件解讀工作;聯合發(fā)文的,由牽頭部門組織做好解讀工作,其他聯合發(fā)文部門配合。政策性文件的解讀方案或解讀材料,應與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審簽、同步發(fā)布,經起草單位負責人簽字后報送相應政務公開機構進行網上發(fā)布。非政策性文件不需解讀的,要在文件報審時予以說明。

      2.優(yōu)化解讀內容和形式。解讀材料的內容主要包括文件出臺的背景依據、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具體舉措、適用對象,以及注意事項、關鍵詞解釋、新舊政策差異、解讀機關等。以文字形式進行解讀的,應當采用案例、數據、問答等方式,形象通俗、平實易懂。鼓勵采用圖片、圖表、圖解、動漫、音頻、視頻等多樣化方式解讀,增強政策解讀的可視性、可感性和傳播力、影響力。各級各單位多樣化方式解讀量2020年不得少于70%,自2021年起不得少于90%。

      3.拓寬解讀發(fā)布渠道。政府網站是政策性文件和解讀信息公開的第一平臺。政府網站應當設立政策文件解讀專欄,匯總發(fā)布解讀信息;要在政策文件鏈接后增加“解讀”跳轉鏈接,方便公眾隨時查看。要統(tǒng)籌運用政府網站、政務微信微博、新聞發(fā)布會、廣播電視、報刊雜志、新聞網站、新興媒體等渠道發(fā)布政策文件解讀信息,擴大解讀信息的受眾面。2020年起,在政府網站做好政策解讀的同時,在其他渠道發(fā)布的政策解讀量不得少于50%。

     ?。ㄋ模┘訌娬W站及政務新媒體管理。

      1.明確責任主體。各縣(市、區(qū))政府辦公室及市直各有關單位作為本地、本部門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的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網絡安全法》及《政府網站發(fā)展指引》(國辦發(fā)〔2017〕47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fā)展的意見》(國辦發(fā)〔2018〕123號)的規(guī)定,全面履行職責,嚴格準入制度、強化監(jiān)督管理、保障安全運行。2020年11月底前,要完成基本信息表變更審核、頁面標簽規(guī)范化設置、索引號規(guī)范使用、各類標志標識懸掛、域名規(guī)范使用、IPv6改造等,市政府辦公室將適時對以上工作完成情況進行通報。

      2.加強政務新媒體管理。對政務新媒體開辦資格和內容保障情況開展嚴格檢查。對未達到開辦資格、確屬無力維護的,要堅決予以關停;對功能相近、用戶關注度和利用率低的,要清理整合。一個單位原則上在同一平臺只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賬號,鼓勵在網民聚集的新平臺開設政務新媒體賬號。

      政務新媒體名稱應簡潔規(guī)范,與主辦單位工作職責相關聯,并在公開認證信息中標明主辦單位名稱,主辦單位在不同平臺上開設的政務新媒體名稱應保持一致。

      政務新媒體原則上只轉載黨委和政府網站內容以及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稿源單位發(fā)布的信息,保證發(fā)布信息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不得擅自發(fā)布代表個人觀點、意見及情緒的言論,不得刊登商業(yè)廣告或鏈接商業(yè)廣告頁面。

      要按照統(tǒng)籌集約的理念開展移動客戶端規(guī)劃建設,提高內容服務的整合性和便利度,避免“一哄而上”“一事一端”“一單位一應用”。移動客戶端要全面支持IPv6并支持在不同終端便捷使用。

      3.完成集約化建設。2020年11月底前,各縣(市、區(qū))政府網站要完成向市級政府網站平臺集約工作。市直各有關單位要按照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要求,在市政府網站平臺上開設子網站或專欄,并做好日常運維工作,不得擅自在市政府網站之外開展新網站。實現市級和各縣(市、區(qū))政府網站統(tǒng)一硬件平臺、統(tǒng)一軟件系統(tǒng)、統(tǒng)一安全保障、統(tǒng)一運維管理的工作目標,構建起橫向覆蓋市直部門、縱向貫穿市縣兩級、綜合打通各類服務應用的市級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

      (五)認真做好政務輿情回應。

      1.明確政務輿情回應責任主體。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責權統(tǒng)一的原則,對不同輿情回應的責任主體進行劃分,明確組織協調關系。

      涉及單一縣(市、區(qū))的政務輿情,涉事責任部門是第一責任主體,本級政府辦公室會同宣傳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涉事責任部門實行垂直管理的,上級政府部門會同涉事縣(市、區(qū))宣傳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工作。

      涉及多個縣(市、區(qū))的政務輿情,市級業(yè)務主管部門是輿情回應的第一責任主體;涉及同一縣(市、區(qū))多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的政務輿情,縣級業(yè)務主管部門是輿情回應的第一責任主體。有關涉事縣、鄉(xiāng)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進行回應。

      涉及多個部門的政務輿情,有關單位應加強溝通協商,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回應工作,確?;貞男畔蚀_一致,本級政府辦公室會同宣傳部門做好組織協調、督促指導工作,必要時可確定牽頭部門。

      特別重大的政務輿情,本級政府主要負責人要切實負起領導責任,指導、協調、督促有關單位做好輿情回應工作。

      2.建立健全政務輿情回應機制。各級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政務輿情回應工作,切實增強輿情意識,建立健全政務輿情收集、研判、預警、回應機制,嚴格落實回應責任,避免出現反應遲緩、被動應對現象。特別是對政府政策措施存在誤解誤讀,涉及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自然災害、重大民生等情況的,必須做到反應迅速、回應準確、發(fā)聲權威、處置得當。2020年6月底前,各級各部門要明確政務輿情協調部門及責任人,明確具體聯絡人和承辦人,實現上下聯動、信息共享、協同處置。

      3.優(yōu)化政務輿情回應方式。各級各單位要主動適應公眾參與需求不斷提高的新態(tài)勢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常態(tài),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對各類政務輿情加強研判,根據不同情況,通過發(fā)布權威信息、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或吹風會、接受媒體采訪等方式進行回應?;貞獌热輵獓@輿論關注的焦點、熱點和關鍵問題,實事求是、言之有據、有的放矢,做到表達準確、親切自然,避免自說自話。充分利用政府網站和新興媒體的互動功能,提升回應信息的到達率,擴大回應信息的傳播范圍。

      四、強化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

      各縣(市、區(qū))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負責統(tǒng)籌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各項工作,壓實責任,確保取得實效。市直各有關單位要發(fā)揮職能作用,精心組織實施,扎實有序推進, 做好本系統(tǒng)本部門基層政務公開具體工作。

     ?。ǘ┘訌婈犖榻ㄔO。

      各縣(市、區(qū))政府辦公室是政務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要嚴格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guī)定,明確工作機構,強化工作職責,配齊專職人員,確?;鶆展_工作有機構承擔、有專人負責、有經費保障。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作為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制度的重要內容,納入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培訓課程,不斷增強提升公務員的政務公開意識和能力。各縣(市、區(qū))政府辦公室要科學設置培訓課程,增強培訓的針對性、系統(tǒng)性,每年至少組織1次集中學習培訓。

     ?。ㄈ┘訌姳O(jiān)督檢查。

      各縣(市、區(qū))要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分值權重不低于4%,并將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工作情況作為評價政務公開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市直有關單位要積極履職盡責,加強對本系統(tǒng)、本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落實工作的督促指導和跟蹤評估。市政府辦公室將對思想不重視、工作不落實、報告不及時、整改不徹底等懶政怠政行為予以督促整改或通報批評,需要追究責任的依法向有關單位提出處理建議。

      附件:26個試點領域基層政務公開事項標準指導責任分工表

    亚洲人妻人人色图,曰本a级毛片无卡中文字幕,免费AV片在线播放,国产精品精品二区
      <dfn id="cftyt"></dfn>
      <blockquote id="cftyt"><meter id="cftyt"></meter></blockquote>